本期教师:贾桂强
        贾桂强,男,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湖州市第二中学校务办负责宣传工作,兼任二中党委第一支部书记,浙江师范大学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羊刚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优秀教师、湖州市第三期第一层次名教师培养对象、湖州市第五届教学能手、湖州市优秀德育导师。撰写的《〈论语〉新解:卓越人生八项修炼》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是浙江省新课改以来第一本高中《论语》整本书阅读校本专著。
走近教师

       2000年,他从遥远的北国,来到这座太湖边的湖州——一座有历史的城市,走进了湖州二中——一所有文化积淀的校园,转眼间,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8年,也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走过了18年。
       春去秋来,在校园的每一个日子里,在校园和每一个学生相遇相处的时光中,在校园安静的环境中,每一次独自面对一朵展开的花时,他都会感受到一种教育的美好,一种教育的姿态。他常常觉得,教育,或者作为一个教育者,就是在他的生命世界里,绽放一种美好的姿态。
  在春天的教室里绽放,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
       2003年,贾老师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教三个班语文课。当时班上有一名叫小沈的男生。开学的第五天,发现他把头发染成了金黄色。于是马上找他谈话,然而他的态度很冷淡。老师问什么,他都低头看地,一言不语。小沈是一名体育特招生,文化课成绩比较落后,与父母的关系很僵。贾老师放下班主任的架子,用平等的姿态,选择用周记对话的形式交流。
       小沈同学:我知道,你的头发是在暑假里烫成黄色的,也是一时想要追逐时尚。然而,作为一名二中的学生,衣着打扮,要符合中学生的形象。我知道你是一位很有集体荣誉感的同学,相信你一定不会做有损班级和学校形象的事情,也一定可以处理好这件事。希望你能理解老师的学校的要求,别忘了,周日把头发染黑哦!。
      收到小沈的回复:贾老师:说真的,刚开始我真的一点都不喜欢您,甚至有点和蔼可欺。因为您戴着一副眼镜,外表看起来文雅、和善,好欺负。您知道吗?我在初中时常旷课,顶撞老师,喜欢个性张扬的穿着。以前的老师对我都是凶巴巴的,都是训斥的话,好像我天生就是给老师骂的。初中三年,没有一个老师去过我家,因为他们看不起我,因为我的成绩太差,拖了班级后腿。但您的真诚、平等,让我很感动。请相信,我会按照要求,把头发染黑。
       贾老师鼓励他:小沈同学: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老师相信你,是一个不会放弃的好学生,每天努力一点,坚持下去,我们一起努力!
      后来,小沈学习取得了很大进步,不再顶撞老师,还为班级和学校争得许多荣誉。他深深体会到:以尊重、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学生的心灵世界才会向你敞开,师生之间的交流才会出现。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他觉得能和学生在一起,总是幸福的。班级的管理中,贾老师着力营造"朴实、勤奋、和谐"的班风,让每一个孩子能感受到集体的温度与力量。
      每当看到学生的肯定,便给他继续努力前行的勇气:"贾老师的知识面广,对学生很好,对教学尽心尽力;课余时间,会教给学生很多其他的传统文化知识,传递给学生满满的正能量"。2010年,有幸被评为湖州市优秀德育导师。
  在语文的教学园地绽放,唤醒学生心底对母语的热爱
       在他心中,语文课是有趣的,是充满欢乐和智慧的。记得2006年,一位高二女生小许在随笔中写道:
       刹一提笔,竟如封冻般凝于笔尖——叙些什么?又该从何叙起?忘记了有多久没有好好地提笔,只记得初中时一篇篇为了应试的命题作文,如潮地涌来,排山倒海。我只会机械地思考机械地叙事,俨然忘了思想的精灵怎样在想象的空间畅游。如忘了怎样将自己如海的思泉倾注于笔下。由于疲乏,由于厌倦,我开始拒绝,拒绝频繁来袭的习作,拒绝毫无创意的遐想。我拒绝我满脑子的热情花费在我毫无兴趣的白纸上。我麻木地看着别人奋笔疾书。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丧失了叙述自我的能力。我想写,但我已没有这个能力,我的脑子一片空白,我对写作,已经退到了零,我失去了原本跳跃的思维和流畅的文字,我只有羡慕别人的分了。我没兴趣,也没了信心。我能做的,也真的只剩机械了,我现在所希望的,也就是只有考试中写作得一个不拖后腿的分数,也就心满意足了。
      小许的这段内心独白,让他震恐,让他感到肩上担子之沉重。学生将写作视为一件特别痛苦、非常机械的事情,根源在哪里,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十年后的某一天,当他读到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的一句话"教育即生长"时,豁然开朗。贾老师终于找到了解决的路径——构建富有生长性的语文课堂。学生为什么拒绝思考,厌倦写作,其根本原因是没有"问题意识"。要让学生心中有问题,这样才会激发写作的动力,才会有真的思考,而不是机械复制。没有问题思考,就没有一种精神上的生长。要让课堂,成为有思考力的学堂。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习"真"的发生。
在教学路上,不断反思很重要。若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提炼,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20次的重复。对这个问题,他一直在思索,在研究。撰写的论文《"生长式"语文课堂学情诊断的实践探析——以两次执教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为例》,在《语文学习》发表。此后,又将十多年的教学沉淀,撰成《生长式语文课堂》一书,年内将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浙江省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羊刚在序文中说:"贾老师的研修,有点像掘井,选定一个点,持续几年深入开掘,不见到汩汩清泉绝不停歇。"我想做任何事,要有所建树,都需要一种韧劲,一种岿然不动的大定力。
       胡适有云:"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在不懈的努力之中,他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和湖州市第五届教学能手。
  在新课改的征途绽放,激励学生成就自己卓越人生
       贾老师一直喜欢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在读教育硕士期间,跟随著名楚辞学专家,浙江师范大学黄灵庚教授学习,得以通晓国学的门径,研读了许多古代典籍。十一年里,研读最多的是文化经典《论语》一书。
       2006年,浙江开始推行高中新课改,使用新教材。其中,选用了语文出版社编的《〈论语〉选读》教材。在国家《论语》选读教材之外,需要学校自主开发《论语》的校本教材。2007年,他作为一线教师代表前往衢州,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58周年"的祭孔大典,近距离感受到孔子的伟大。因为这一缘分,贾桂强老师开发了校本课程《 <论语>博客:卓越人生八项修炼》,将传统文化经典与现实生活链接起来,融入时代的鲜活元素。所有的教育都是或都将是生涯教育,这门选修课程的目标——让学生走近《论语》,读懂孔子,做一个"睿智、大气、高雅"的卓越学子。
       《论语》是语录体,共20篇,512章,大部分条目都很短,又缺少情境,该以什么样的顺序讲读,成为《论语》教学的最大瓶颈。经过多年教读,我找到了一条合于学理的清晰线索,将《论语》全书梳理出了一个总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修于己,守于中,知于命。这可谓孔子倡导的"人生大纲"。
       十一年里,近500名学生选修这门课程,得到了学生好评:①长期处于紧张的激烈的学习状态中,常常有不良好的心境,很多烦心事。而《卓越人生八项修炼》的选修课,通过一些励志人物的讲演,给予我正能量,改变了我对待生活的看法和心境,我觉得这是一次心灵净化的机会;②上过这门课觉得认识了以前完全不知道的孔子,涨知识了!也明白了以前原来我也是误读了孔子许多地方。让我改变了许多以前的观点。人的知识应该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在一点一滴中积累的吧!吼吼:老师很棒很负责,萌萌哒!赞!
       近几年,他都应邀给新高一的学生,作品《<论语>读孔子》的专题讲座。让青少年对《论语》和孔子有初步的阅读兴趣,进而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选修课程《 <论语>博客:卓越人生八项修炼》,2013年被评为湖州市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普通高中精品推荐选修课程。原浙江省教研室主任缪水娟评价这门选修课程:"通过原著导读、名句赏析、问题与讨论、资料链接、感悟提升、作文考评等多个环节多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让学生读薄了《论语》,积累了诸多修身养性的经典名句,更使学生在沉静的思考中,读厚了《论语》,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得到延展,丰富的人文滋养得以汲取。"
        2015年撰写的《〈论语〉新解:卓越人生八项修炼》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胡勤在此书序文《学问之人》中说:"如果把贾老师放在70后的青年教师群里看,他是我所了解的第一人。"布贝尔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与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每天上演却没有重复。他深爱这一方宁静园地,辛勤耕耘,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努力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希望绽放一种教育的美好姿态!
       布贝尔说"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与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每天上演却没有重复。他深爱这一方宁静园地,辛勤耕耘,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努力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希望绽放一种教育的美好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