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校长:曹冬林
       曹冬林,浙江省特级教师,桐乡市茅盾中学生物教师、副校长。嘉兴市优秀教师、两届“嘉兴市名师”、嘉兴市新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浙江省教育科研青年标兵、浙江省英才奖、浙江省“春蚕奖”、全国优秀生物学教师奖励基金等一系列荣誉,2014年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被评为嘉兴市“高质量、高效率”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一项成果被评为第五届“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撰写的教学论文在核心期刊《生物学教学》等杂志上发表40余篇专业论文。为浙江省生物学科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现双成为浙江省生物创新实验室主持人,引领浙江生物教学。
做一位教育的仁者
       仁者爱人,教育是爱的事业,在教育生涯中尽力做一位仁者。从少年时代曹老师就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拿起粉笔,踏上讲台,将自己的阳光雨露毫无保留地给自己的学生。在他的教育生涯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体现在每一个教育细节之中。他的学生说,曹老师总是面带笑容,态度温和,从不疾言厉色。因为他相信:“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以外,赢得学生对你的信任是做好工作的最基本条件。为此,你必须首先给予学生百分之百的信任,而不是简单的命令和粗暴的呵斥,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才能让学生接受你所教的……”
       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升学压力大,他尤其关注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总是把生物教材中枯燥的叙述跟大自然生动活泼的生命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他经常和学生一起去图书馆查资料,共同去田间地头做实验,一起到大城市访问学者教授,寻求指导。连续几年,几名学生在他的精心辅导下考上或被保送进名牌大学就读。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科技作品每年在省级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中获奖,其中一名同学还代表中国赴美参赛。他辅导过的学生,并不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但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优势,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只要用心去发掘,定能让这些学生燃起希望的火苗,照亮灿烂的人生之路。
做一位教育的智者
      “教师的阵地在讲台。这是你迎接挑战的擂台,也是你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站稳讲台,你才能赢得教师职业的尊严……”从教二十多年来,曹老师始终立足课堂,使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智者。
       他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尝试中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探究性”课堂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引发冲突→师生探讨、提出假设→收集信息(或实验探索)、得出结论→成果迁移、评价调控→作业布置、强化巩固。在每堂课课前都要做到“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指导意见;在课后则要做到“三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反思自己的师生互动、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课后很少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特别重视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意见,保证教育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随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成为一名智者,成为一名悟者!他重视选修课教学,重视学生的生物创新项目,其中有两位同学(浙江省目前仅4位同学)的科技作品分别进入2000年和2003年的中国青少年Intel ISEF冬令营。 2005年两位学生的科技活动成果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最佳项目奖,实验装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他认为,身为教师——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决不能只顾埋头赶路,还必须时常抬头看路。并且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科研是现代教师的一项专业素养,不会科研的教师,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在教学和辅导之余,他埋头钻进教育研究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一项重要修炼,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家型的教师。尽管多年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工作,并一直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仍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教学教研,承担了多个重大课题的研究任务。
做一位教育的学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严谨治学的教风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曹老师通过各类进修和学习班提高自身素养,还通过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的学习,师从课程论专家李长吉教授,系统地学习了课程论和教学论。
       做为一名教育者,进行课题研究式学习是一项最好的学习方式,这些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经验为他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助跑器”,使他从一名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在省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他的课题研究成果在各类评比中频频获奖。
       他非常注重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学习,把多媒体、互联网技术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参与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重点课题《基于信息技术的促进学生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的研究与实践,针对新高考,由于学生的走班教学为便于学生的日常管理,结合互联网+教育,创造性地提出移动学习,设计的课题“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生物移动学习研究”被立项为2016年浙江省教研课题,其初步研究成果“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生物移动学习探索”在浙江省2016年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高中生物移动作业探索”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学生物教学》2016年第六期等。并在长期的教学中总结出了“创设问题情景,能有效激发求知欲望;模拟实验过程,能有效缓解实验开设难度;播放影像图片,能有效缩短生物时空;择时展示课件,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经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做一位教育的行者
       周润发版《孔子》中孔子行走于诸国之间,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奔波而奋斗,这种锲而不舍、根植于生命的精神难道不正是一个行者形象吗?
       作为副校长,他在做好校长助手的同时,在工作中注重人性化管理,平易近人,关心教师,时时处处替教师的利益着想,关心着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在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时,通过师徒结对、教师的发展规划引导、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论坛等途径,详细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制订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追求有目标,使青年教师的发展内化为教师自己的个人自觉行为,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的自主发展。
       在分管其它工作中,也都积极创新,在自己分管的领域均取得了优异的业绩,积极探索“五型干部”培养策略、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等措施,促进教师队伍、党员队伍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曹老师立足校本、把脉课改、凡事当敢为人先;聚焦课堂、正视教育、面对教育之弊勇于质疑;聆听声音、呵护心灵,将教育根植于生命,这或许就是他作为“行者”的态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他利用其技术优势,提高教育效率,开展了“高中生物移动学习探索”,将互联网和课程链接。“当今教育不乏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是每一位教育行者的至高追求。”曹老师如是感慨着!